
文章详情

以案说险|保单条款固定,额外返利勿信
发布时间:2025-01-17 10:34:09
案例介绍
L先生女儿2018年作为投保人在我司为L先生购买一份健康险,一直正常缴费。最近L先生接到一个电话,声称带上保单原件、身份证和银行卡,就可以来领取“保单返利”,金额可观,完全不收取任何费用。当L先生带着资料来到现场办理时,现场工作人员“假装好心”提醒L先生,这份保险非常不划算,现在有另一份健康险保障更安全、赔付更高,就建议L先生退保重新购买,且声称可以帮助L先生全额退保,没有任何损失。L先生信以为真,将信息全部告知现场工作人员。
我司工作人员接到L先生的退保申请后,发现其签名和投保时签名不一致,遂通过客户经理向L先生本人确认,并上门向其介绍保单的权益,L先生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。
案例分析
本案中,所谓的工作人员实际是借“返利”的名义欺骗消费者到现场进行欺骗行为。此时,无论消费者是“退旧保新”、还是莫名其妙被办理贷款或退保然后购买了别的金融产品、亦或是被不法分子通过投诉要求保险公司全额退保从而获利,都会对消费者权益造成损失。因此,在消费者切勿相信他人“建议”,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。
案例启示
1.切勿轻信高额利益诱惑所谓骗局。万变不离其宗,最常见的就是先利益诱惑,再骗取财产,所谓的高额利益不可轻信,一定要对“天上掉馅饼的好事”加以警惕,对眼前的诱惑抱以清醒的认识,才能保障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。
2.核对身份信息。金融机构都有自己的官方联系方式,如果你接到电话声称有福利免费赠,不如在前往之前先拨打官方客服咨询一下,再決定是否要前往。
3.保护好个人信息,切莫轻易泄露个人电话、住址、身份证号等关键信息,对自己持有的保单、理财产品等信息要不要轻易告知他人,避免个人权益受损。
交银人寿广东省分公司供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