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文章详情

风险提示丨了解适当性管理政策,守护您的金融权益
发布时间:2025-09-12 16:25:38
亲爱的金融消费者们,2025年金融知识宣传周已开启,本次主题是“保障金融权益助力美好生活”。在金融交易里“适当性管理政策”是守护您权益的重要防线,今天就带大家深入了解!
一、什么是适当性管理政策?
销售金融产品或提供服务时,要先摸清您的风险承受能力、投资目标等,再匹配合适产品,像给保守型投资者推荐低风险理财,不让您“拿辛苦钱冒不该冒的险”。2025年新发布的《金融机构产品适当性管理办法》,更是从法规层面,给金融机构戴上“紧箍咒”,为大家筑牢权益保护墙。 二、这些关键内容,直接关乎您的钱袋子!
(一)产品风险得 “说清楚”
金融机构必须如实、准确、完整披露产品信息,不管是理财产品的收益测算、基金的投资方向,还是保险的理赔条件,都得明明白白。别担心看不懂,复杂内容得用通俗语言解释,“专业术语迷雾” 咱得扫清!
(二)您的“风险画像”要精准
金融机构会评估您的风险承受能力,包括财务状况、投资经验等。但注意啦,您得如实提供信息!要是故意隐瞒,后续买了不匹配产品,风险可就全自己扛啦。而且评估不是一锤子买卖,情况变了(比如收入大幅变动),记得找机构重新评估调整。
(三)这些“红线”不能碰!
金融机构绝对不能干这些事儿:用欺骗性话术诱导您买不适合的产品;把高风险产品包装成“稳赚不赔”;向无民事行为能力人(比如未成年人)卖高风险产品。
三、遇到问题,这样守护权益!
要是您觉得金融机构没做好适当性管理,比如推荐产品明显超出您风险承受力或没讲清楚风险,别慌,记住以下几点:
1.先沟通:找机构投诉渠道,说明情况,要求解决;
2.留证据:保存好合同、宣传资料、聊天记录等,关键信息别删;
3.找帮手:协商不成,可向行业调解组织申请调解,或者向金融监管部门投诉以及通过法律途径维权,切勿相信非法金融中介的虚假宣传,通过正规渠道依法合理维权。
金融知识宣传周,希望大家吃透“适当性管理政策”,今后买金融产品时,多问一句“这产品适合我吗”,金融机构也得守好“适当性”关卡。让我们一起用好政策工具,保障金融权益,拥抱美好生活!
交银人寿青岛分公司供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