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,可能出现页面显示异常情况,请升级您的浏览器版本或者使用Chrome、火狐等浏览器。

关于我们

交银人寿保险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交银人寿”)是经国务院同意、监管部门批准成立的国内首家银行控股寿险公司,是交通银行控股的中外合资保险机构。

保险规划

保险规划

销售渠道

销售渠道

机构动态

机构动态

公开信息披露

公开信息披露

交银人寿安庆营业部关于防范老年群体 保险欺诈的风险提示

发布时间:2025-10-22 11:37:33

为切实维护广大老年消费者合法权益,增强风险防范意识,结合近期出现的以老年群体为目标的保险欺诈新情况、新特点,现发布以下风险提示。

一、典型案例警示

案例一:“以房养老”陷阱(2025年4月,某市) 不法分子冒充保险代理机构,以“以房养老”为名,诱骗老年人签订抵押贷款合同,将所贷资金用于购买其推荐的所谓“高收益理财产品”,并承诺代为还贷。前期按月给付少量“收益”作为诱饵,最终携款潜逃,导致参与老人面临房产被强制执行的风险。据查,该市有超过20位老年人受骗,涉案金额逾千万元。

案例二:“保单升级”骗局(2025年6月,某市) 诈骗团伙通过非法渠道获取老年投保人信息,冒充保险公司客服,以“保单升级可获得更高收益”、“弥补既往损失”为诱饵,诱导老年人退保后购买其推荐的虚假金融产品。年近七旬的李老先生在对方蛊惑下,退掉原有年金保险,将20余万元资金转入骗子指定账户,导致重大经济损失。

案例三:“免费体检”背后的套路(2025年8月,某市) 某公司以“免费境外旅游体检”、“高端医疗项目体验”为名,组织老年人参加活动。期间,所谓的“医疗专家”虚构或夸大老年人健康风险,推销价格高昂、保障范围模糊的“海外医疗保险”,并承诺可全额报销体检及旅游费用。事后受害者发现保单条款无法兑现,组织方也已人去楼空。

二、主要欺诈手法分析

利诱型欺诈:以“高额回报”、“保本保息”、“免费福利”为幌子,利用老年人寻求资产保值增值的心理实施诈骗。

恐吓型欺诈:虚构或夸大健康风险、政策变动风险,制造焦虑情绪,诱导老年人购买不必要的保险产品或进行非理性操作。

身份冒充型欺诈:冒充保险公司员工、银保监会工作人员、知名医疗机构专家等权威身份,骗取老年人信任。

亲情关怀型欺诈:通过组织活动、日常问候等方式与老年人建立情感联系,逐步渗透实施诈骗。

三、风险防范提示

核实机构与人员资质:购买保险前,通过保险公司官网、官方客服热线或银保监会官方渠道,核实销售机构及人员的合法性。不轻信陌生来电或上门推销。

警惕高收益承诺:充分认识“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”的客观规律,对任何承诺“保本高收益”的保险产品保持高度警惕。保险的主要功能是风险保障,而非投资获利。

谨慎办理退保操作:理性对待所谓“保单升级”、“转投高收益产品”等建议。办理退保可能导致利益损失,失去原有保险保障。相关操作前,建议与家人商量或咨询专业机构。

保护好个人信息:不随意提供身份证、银行卡、保单、手机验证码等敏感信息。不随意签署空白或内容不明的文件。

通过正规渠道购买:尽量通过保险公司营业场所、官方APP、授权代理等正规渠道购买保险产品。对电话销售、网络销售保持审慎,仔细阅读并理解合同条款。

及时与家人沟通:涉及大额资金支出的金融决策,务必与子女或可信赖的亲友沟通,听取多方意见,避免独自仓促决定。

四、维权途径

如遭遇保险欺诈或发生纠纷,可及时通过以下途径维权:

1.与金融机构协商解决或通过官方渠道投诉;

2.向当地银行保险监管部门投诉;

3.向公安机关报案;

4.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。

客户服务与投诉渠道

服务与投诉热线:4008 211 211

信函邮寄地址、所在地接待场所

服务投诉电子邮件:jykl-yy@bocommlife.com

网上投诉:登录交银人寿APP或微信公众号联系客服

文章详情

交银人寿安庆营业部关于防范老年群体 保险欺诈的风险提示

发布时间:2025-10-22 11:37:33

为切实维护广大老年消费者合法权益,增强风险防范意识,结合近期出现的以老年群体为目标的保险欺诈新情况、新特点,现发布以下风险提示。

一、典型案例警示

案例一:“以房养老”陷阱(2025年4月,某市) 不法分子冒充保险代理机构,以“以房养老”为名,诱骗老年人签订抵押贷款合同,将所贷资金用于购买其推荐的所谓“高收益理财产品”,并承诺代为还贷。前期按月给付少量“收益”作为诱饵,最终携款潜逃,导致参与老人面临房产被强制执行的风险。据查,该市有超过20位老年人受骗,涉案金额逾千万元。

案例二:“保单升级”骗局(2025年6月,某市) 诈骗团伙通过非法渠道获取老年投保人信息,冒充保险公司客服,以“保单升级可获得更高收益”、“弥补既往损失”为诱饵,诱导老年人退保后购买其推荐的虚假金融产品。年近七旬的李老先生在对方蛊惑下,退掉原有年金保险,将20余万元资金转入骗子指定账户,导致重大经济损失。

案例三:“免费体检”背后的套路(2025年8月,某市) 某公司以“免费境外旅游体检”、“高端医疗项目体验”为名,组织老年人参加活动。期间,所谓的“医疗专家”虚构或夸大老年人健康风险,推销价格高昂、保障范围模糊的“海外医疗保险”,并承诺可全额报销体检及旅游费用。事后受害者发现保单条款无法兑现,组织方也已人去楼空。

二、主要欺诈手法分析

利诱型欺诈:以“高额回报”、“保本保息”、“免费福利”为幌子,利用老年人寻求资产保值增值的心理实施诈骗。

恐吓型欺诈:虚构或夸大健康风险、政策变动风险,制造焦虑情绪,诱导老年人购买不必要的保险产品或进行非理性操作。

身份冒充型欺诈:冒充保险公司员工、银保监会工作人员、知名医疗机构专家等权威身份,骗取老年人信任。

亲情关怀型欺诈:通过组织活动、日常问候等方式与老年人建立情感联系,逐步渗透实施诈骗。

三、风险防范提示

核实机构与人员资质:购买保险前,通过保险公司官网、官方客服热线或银保监会官方渠道,核实销售机构及人员的合法性。不轻信陌生来电或上门推销。

警惕高收益承诺:充分认识“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”的客观规律,对任何承诺“保本高收益”的保险产品保持高度警惕。保险的主要功能是风险保障,而非投资获利。

谨慎办理退保操作:理性对待所谓“保单升级”、“转投高收益产品”等建议。办理退保可能导致利益损失,失去原有保险保障。相关操作前,建议与家人商量或咨询专业机构。

保护好个人信息:不随意提供身份证、银行卡、保单、手机验证码等敏感信息。不随意签署空白或内容不明的文件。

通过正规渠道购买:尽量通过保险公司营业场所、官方APP、授权代理等正规渠道购买保险产品。对电话销售、网络销售保持审慎,仔细阅读并理解合同条款。

及时与家人沟通:涉及大额资金支出的金融决策,务必与子女或可信赖的亲友沟通,听取多方意见,避免独自仓促决定。

四、维权途径

如遭遇保险欺诈或发生纠纷,可及时通过以下途径维权:

1.与金融机构协商解决或通过官方渠道投诉;

2.向当地银行保险监管部门投诉;

3.向公安机关报案;

4.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。